零售商業空間照明設計要注意些什么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8-29
瀏覽次數:次
線上銷售的發展對線下銷售構成巨大壓力,零售品牌為順應趨勢,LED照明品牌,紛紛在社區開設類似旗艦店的大型體驗店,以期更接近消費者。通常面積動則超過500㎡。針對這種所謂的體驗店有專家提出“燈光設計要體現“吸引力”、“互動性”和“促使購買行動”,燈光是否可以實現這三個目標?有什么技巧?具體可以如何運用?比如服裝零售空間?體驗式零售空間中,燈光表達有什么技巧?
所有線下的零售空間都是體驗空間,這才是空間的價值。而零售空間是最典型的商業空間之一,既然是商業空間,首先就要關注經營者的“坪效”,簡單地說就是一平方米付多少租金?通過賣什么產生銷售?怎么去賣?這并不是管得寬,恰恰是做好商業照明設計方案需要關注的至關重要項。舉個身邊的例子:KFC大家都很熟悉,永遠亮堂堂的,拿表去實測的話KFC就餐區域平均照度700-1000lx,這意味著什么?普通辦公室工作照面照度要求300lx,KFC給你成2倍3倍提高,意思說你不要在這里犯懶休息,口碑,讓你吃完趕緊走,咱好提高翻臺率。
圖:明亮的肯德基,不像低色溫低照度環境那樣讓人想休息,恒光,但你通常你不知道為什么你很快就會起身離開,除了凳子椅子,還有燈光和音樂。
為什么KFC要提高翻臺率?我們嘗試過算大帳,也就是非精準的數字。我們可以了解到,KFC在租賃商業物業的付租能力在100-200塊錢每平方每月之間,扣除廚房、通道等公共面積,每個座位平均需要1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天做午餐晚餐兩頓為主要銷售貢獻,不翻臺的話,等于說平均每個人要消費100-200塊才能讓KFC實現盈虧平衡,工程照明,這就難了,快餐來說,吃KFC真難吃到人均消費這個數, led亮化工程,廠房照明,那么必須要提高翻臺率,一個午餐一張椅子平均最好要坐3-4個人次甚至更多,它才能實現盈利,那怎么辦?除了提高出貨效率、椅子做得不能太舒服、桌子不能太大之外,最隱秘的武器就是燈光了,把色溫做高(KFC店內色溫在4000k左右,中性白光)、照度做高就可以了。
同理所得,同屬一個集團的必勝客餐廳,定位不一樣,目標是“打造溫馨生活場”,人均消費不一樣,營造的氛圍就大不相同。
回頭看星巴克,照度低色溫低,長得很文藝的樣子,你至少愿意呆久了聊聊天,但坦白講星巴克的椅子很狡猾,看著大沙發木椅子很舒服的樣子,實際上也是為了配合裝文藝,高度寬度全部故意錯開最佳尺寸,坐得也到處不舒服。但咖啡館不是快餐,需要這種氛圍去支持。
再以服裝品牌零售店為例子,必須看它的定位是給什么人去逛的,給屌絲青年去逛還是給高富帥淑女去逛,這個很重要。
高端服裝品牌專賣店,大都需要渲染品牌的知性文化底蘊、服裝的造型、剪裁精致、上身效果的優雅。所以櫥窗要有情節、模特展示要具有表演性、掛板要體現質感、陳列島要有故事、試衣室要寬敞能幫助客戶快速代入情景等等,因為一天讓客戶在這個空間中體驗完美,商業照明燈具,賣出個八、九、十件就足夠了,所以照明方案就要把上述感覺照出來,安靜典雅,像博物館展品一樣照櫥窗,像咖啡廳一樣照陳列,照度一定不要太平均,對比強烈才能有情節性。
反過來,又舉優衣庫為例,有個日本舶來的詞很形象——“量販”,意思就是要廉價、走量的,一天要賣上千件,肯定要有大量倉庫一樣的陳列,豐富多彩,刺激大家去挑選,所以照明就要演繹熱鬧,高照度、高色溫,平均分布。請徐老師再作補充。
照明設計是一個翻譯的過程
所謂“燈光設計要體現‘吸引力’、‘互動性’和‘促使購買行動’”,以及剛才梁賀提及的一些“感覺性”的描述,這都是典型的設計師語言, led質量,室外照明,LED筒燈,這些語言是必須變成指標,變成工程技術人員能聽懂看懂做出來才能使設計被實現的,所以這里面就需要進行“翻譯”。客戶說需要吸引力,LED燈管,什么是吸引力?對屌絲來說,廉價就是吸引力;對高富帥來說,舒適有腔調是吸引力,裝修照明,所以設計師就要把“吸引力”翻譯成室內設計、陳列布置、光的設計,這是一次翻譯。
然后又輪到工程師來翻譯,把設計師的語言,翻譯成很具體很枯燥的數字:照度,亮度,眩光,照度比,國內資訊,色溫,恒光電器,顯色指數等等,好,翻譯完了,醫院led照明,就要倒推需求到廠家,我需要實現這些數據,你要給我什么樣的產品。這中間就需要很多的翻譯。
[ 資訊搜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