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照明設計與LED節能改造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5-24
瀏覽次數:次
LED照明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普及及廣泛應用,CE認證,使照明節能改造在全國范圍內各種類型的場所成為可能和趨勢。然而,在具體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中,卻往往因為廠家和業主都偏重于“節能”這個數量維度的考量,忽略了照明質量(如眩光控制、顯色性和色溫等)維度的需求,從而導致部分經過精心設計的項目,經過改造后照明效果大打折扣。據說換成LED之后電費節省了50%的香港赤蠟角機場的改造即算是其中一例。
在香港赤臘角機場,我們依然可以看出最初的照明設計在眩光控制方面的高追求和高水準,以及在空間亮度分布方面的精心布局和設計。但是,LED照明企業,經過LED節能改造之后,眩光控制方面就明顯有點力所不逮了。
出關過道基礎照明采用的是雙管的T8格柵燈,燈具本身腔體較深,廠房照明,截光角大,家用照明,眩光控制非常不錯。如果不是出于職業習慣抬頭觀察的話,口碑,基本感覺不到燈具的存在。這款燈現在已經換成了LED的燈管,效果也還可以。
中間的采光帶,引入自然光補充室內照明。兩側使用T8格柵燈連成燈帶,室外照明,家用照明,可以看到左側的墻面亮度較高,右側墻面部分玻璃隔斷,部分燈箱。
仔細看下面圖片中的兩排燈帶,會發現都是偏光洗墻的配光設計,可以看得出設計師的良苦用心:左排燈帶洗墻提高墻面的視覺亮度,右排燈帶的作用則是為了提高傳送帶上的垂直照度;同時考慮了空間的舒適性需求和視覺功能及溝通的需求。
偏光洗墻的效果,均勻度不錯,3c認證,“發際線”也很高哦~~
LED筒燈的更換可以說是一大敗筆。經過這款燈具的更換,整個機場空間內,LED天花燈,處處可見其所造成的眩光影響。我覺得唯一可以做出的牽強的解釋, led商業照明,就是在傳送帶的末端,需要用“刺目的眩光”來對旅客加以警示。
自然光的引入,二次反射和投光燈的組合,道路照明,上圖左側和下圖右側的二層LED筒燈依然是“亮點”。
原來使用的金鹵筒燈,眩光控制明顯優于上面的LED筒燈,視野中不會出現直射光源。
上下出光的間接照明燈具的使用,給低矮空間營造了一個開闊舒適的環境。幸好因為LED燈管不能360°發光,沒有做更換,依然保持原有的T5光源。
這是出關后到行李等候區的過渡區,空間很低(目測2.5m左右),用的是表面安裝的二次反射燈盤,看上去很喧鬧吧?
但如果站在行李提取大廳來看(圖片右側),你就會發現,對于整個空間而言,這個區域天花亮度的提高很有必要。
從上面的圖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行李提取大廳空間很高,光線不錯,但基本感覺不到燈具的存在,就像是在陰天的戶外一樣。墻面的光斑很好的泄露了秘密,目測來看:LED光源替換傳統熒光光源的又一敗筆,燈具的配光變得非常的詭異。而且光色發藍,是一種讓人非常不舒服的光。


































































